2024-09-21 22:24:03 博雅网 阅读量(0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防护服是否配鞋套子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防护服是否配鞋套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果大家注意关注英美海军新闻,会发现演习时官兵脑袋上经常戴一个白布套子,当然,在F1比赛时也能看到,这其实是一种个人防护装备,学名“防闪爆面罩和手套(Anti-flash gear)”,有一百多年历史了。
日德兰海战中,英国皇家海军发现:战舰上的爆炸和高温火焰往往会把舰员暴露的头部和手部烧伤,舰员更无法触碰那些滚烫的舱门把手或金属部件,造成自救和逃生困难。一些面部烧伤虽然仅仅是皮外伤,但会造成暂时失明,更会引起毁容等严重的残疾。因此,皇家海军研制装备了这种用硼酸浸泡过的阻燃布制作头套和手套。
二十世纪60年代,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NOMEX防火纤维(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),NOMEX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,虽然是化纤制品,却能在距离明火3厘米、摄氏300-400度时,保持10秒不被点着;260摄氏度下能持续使用100小时依然保持原强度的70%,并在人体和热源之间形成隔热层。不仅如此,还能耐强酸、碱,对潮湿不敏感,绝缘性好,还很柔软、耐用、透气。舰艇受到攻击时,爆炸冲击波产生的瞬间热量很大,那么一瞬间而已,如果不带,热焰直接灼伤皮肤,基本毁容,带上这个头套,热焰袭来时,头套吸收大部分热量,被焚毁成灰烬,皮肤只会受到很小的伤害,后期基本可以痊愈,对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!后来,这种头套和手套成了英美海军舰员在一级战斗准备部署的标配。
但这款风靡英美海军的个人防护装备,为何中国海军没有大规模普及呢?其实原因就是:批量国产化太晚。虽然杜邦公司的NOMEX材料在上世纪60年代实现全球工业化生产,但这种该型能耐高温材料一直被视为战略物资,对华管制。
国内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仿制,称其为“芳纶1313”。但关键技术一直没有突破,主要依赖进口。直到2000年前后,烟台氨纶等企业才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对外交流学习,自主钻研,试验成功。虽然2007年中国芳纶年产量可以达到4000吨,占全球产能14%,但80%的国产芳纶1313都是用于高温过滤的低端产品,真正能做防护服装的高端长丝、可染纤维产量很少。所以,这就是防火面罩手套不能大规模批量装备的主要原因。
希望有一天,解放军海军官兵的小挎包里也能装进这个防火面罩手套,毕竟这是英美海洋强国一百多年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。
我是萨沙,我来回答。
萨沙第8975条回答。
这没什么稀奇,在西方海军属于制式装备,就像我们的劳保手套一样。
这种头罩叫做防闪爆用具,西方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了。
早在一战时期,欧洲海军就有类似的东西,但技术上很粗。
到了二战期间,美军航母发现一个定律。一旦航母被日军炸弹击中后,往往会出现爆炸,诱爆弹药或者燃料。
而航母官兵绝大部分伤亡,不是炸弹爆炸的弹片直接造成的,而多是被这种爆炸后的冲击波灼伤。
不要小瞧这些灼伤,不但可能造成大量死亡,还会造成可怕的烧伤后遗症,受伤者到死都会非常痛苦。
另外,一旦出现爆炸后,往往会出现大火,导致军舰内的金属物的温度很高,水兵手碰上去甚至会被灼伤,连逃跑都困难。
这种情况下,防闪爆用具就出现了。
一战期间,一些水兵在实战期间,用湿布缠在头部,事实证明可以减少一定的灼伤,但并不可靠,而且很容易脱落。英国海军开始统一配发硼酸浸泡过的布料制作防护面罩,大量装备水兵,但效果也不是很好。
二战期间,这些玩意已经成为制式装备。美军要求水兵在开战时,一律必须带上防护面罩和手套:在爆炸的一瞬间,头套、手套可以吸收大部分爆炸产生的热量而只对人体表皮产生轻微灼伤,而这类灼伤在战斗结束后是可以迅速恢复的。
这大大减少了美军官兵的闪爆伤亡,但效果还是有限。
一来,硼酸虽可以有效防火防爆,但具有一定毒性。虽然毒性轻微,不可能致命,但长期接触是没有好处的:如果反复食用或者摄入小剂量会在体内累积,导致慢性中毒,出现厌食、乏力、精神错乱、皮炎、秃发。
二来,硼酸有一定的刺激性,很容易造成人的过敏反应,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长期戴着。
二战后,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一种叫做诺梅克斯(Nomex)的耐高温阻燃纤维。
这种新科技改变了一切。
这种纤维在300度的灼烧下,可以保持至少10秒不燃烧。
而且它非常耐用,在260度高温下,仍然能够保持100个小时的稳定程度,不会随便失效。
直到今天,消防员的防护服,也是使用这种纤维制造。
所以60年代以后,防闪爆用具都采用这种纤维,下过很好。
在80年代的马岛战争中,1982年5月,阿根廷战机的3枚450公斤炸弹,将考文垂驱逐舰炸沉。
资料中写道:第一枚炸弹落在了战情室后方的电子设备隔间,摧毁了这个隔间和相邻战情室,并且杀死了舰上大部分高级指战员。第二枚炸弹冲进了前部轮机舱,在餐厅的下方爆炸。而第三枚炸弹则砸开了前后轮机舱的水密舱壁。
考文垂虽在20分钟内就沉没,但只有20人死亡,其余170人都成功脱险。
即便金属门已经高温,可以烫坏皮肤,因为有了防闪爆用具,带着手套推门即可。
舰长戴维-哈特-戴克认为,防闪爆用具的意义重大。虽然连续2枚炸弹爆炸,因船员都有防闪爆用具,所以除了当场被炸死的以外,只有10多人受伤:防火制服和防火面罩手套还是有效保护了人,由于高温烈焰持续时间很短,而制服和防火罩在被吹走前吸收了大部分热量,因此大部分人只是表层皮肤烧伤,事后都几乎无疤痕痊愈。
时至今日,这玩意也没什么了不起。
解放军也有类似的东西,主要是芳纶1313,就是这种纤维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防护服是否配鞋套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防护服是否配鞋套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Copyright
© http://www.bytg88.com/ 博雅网
备案号:京ICP备2024055448号-5
免责声明: 1、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2、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,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。 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! 4、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,我们必奉陪到底,抵制恶意行为。 ※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:478923*qq.com(*换成@)